一张是坚固的校车将美国悍马车撞得凹瘪破碎,一张是单薄的校车被一辆翻斗运煤车撞得七零八落。两张照片的强烈对比,将我们的心深深刺痛。11月16日,后者,发生在甘肃正宁县榆林子镇的“小博士”幼儿园校车车祸,将中国的校车安全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而此前,有数据显示,我国约有9000万学生需要安全规范的校车。自2010年2月以来,全国至少发生13起校车事故,导致69人死亡。一辆载客量只有9人的面包车里,是如何塞进了60多个儿童?惨剧背后,暴露出中国校车管理的哪些漏洞?
鲜血染红的面包车
普通金杯车改装成的黄色校车里,9个座椅几乎全被拆去,代之以几条被塑料布捆着的、窄窄的黑色长凳。11月16日上午,62个4—6岁的孩子就是这样人挨人地挤在这些长条凳上,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,却没想到一股巨大的冲击力突然从车头贯穿到车尾,也贯穿了这些幼小孩子的身体。他们在车内四处翻滚,最终留下的是妈妈刚给穿上的红色小棉鞋和一地血迹。
事故发生后,有家长反映,刚刚将孩子送到车上不过2分钟,恍惚间便成了永别。榆林子镇南街的路面本就十分泥泞,这天正有大雾,在限速60公里的路面上,严重超载的校车以时速80公里驶上了逆行车道,与迎面而来的大型翻斗运煤车狠狠地撞在了一起。截至记者发稿时,事故已造成20人死亡,其中18个都是孩子。雾霭沉沉的天气里,有母亲当场晕倒在地。
据了解,小博士幼儿园是一家民办幼儿园,也是当地唯一的一所幼儿园,全镇737个孩子都在这里上学,每天却只有4辆校车负责接送他们往返。之前当地教育部门曾勒令他们就校车超载现象进行整改,但幼儿园一意孤行,导致孩子们的生命被白白葬送。事故带来的震惊产生冲击波一般的辐射,截至17日下午3时,关于“甘肃幼儿园校车车祸”的讨论话题,新浪微博上达到153.3万条,腾讯微博则达到372.3万条;台湾《联合报》、朝鲜日报中文网、BBC中文网等也先后进行了报道或转载。网友的评论中,一方面哀悼孩子们被夺去了无辜的生命;另一方面讨论“到底什么原因导致校车事故频发”;三是与国外比较,呼吁“给孩子更安全的校车”。
事实上,校车安全事故屡屡发生。《联合报》报道称,国内幼儿园校车违规超载、违规驾驶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,许多幼儿园为省钱,往往将幼儿当成货物硬塞入车厢内,部分孩子因呼吸困难常在车内呕吐。今年9月,河北迁安某幼儿园校车被查处,发现一辆载客量8人的面包车内,塞进了66个孩子和一名老师,而随后进行的河北省交通检查中,竟查出了1043辆存安全隐患的校车。同样是9月,山西介休一辆接送学生的微型面包车与大货车相撞,导致7名初中生死亡、2人重伤、3人轻伤。湖北荆州市两名年龄不到4岁的幼儿被遗忘在校车上,闷了8个小时后,遗体才被发现……
校车存在五大安全隐患
尽管从全国范围来看,校车安全事故事出有因,也属个别现象,但在一个个逝去的幼小生命面前,我们不得不深思,承载中国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工具到底有哪些隐患。
车况不合要求。尽管我国2010年颁布的《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》,明确了专用小学生校车技术要求。但从全国情况看,只有少量车辆符合该技术标准,属于“专用校车”。大部分车辆是普通的营运客车,其中少数为濒临淘汰的车辆,车况不好,安全标准不高。在偏远地区,不少三轮车、面包车、改装车等在无照运营。
校车运营模式待改进。目前来看,我国校车主要有三种模式,一是学校自行购买;二是学校与运营公司合作;三是家长“拼车”解决。某媒体管理者吴先生告诉记者,他家孩子坐了9年校车,他也跟着担了9年的心。“校车不是学校的,而是学校联系的普通社会车辆,没有校车标识。作为家长,我们非常希望有专门的校车公司统一经营。”
超载严重。超载是校车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。来自山东省教育部门的资料显示,这与车辆运营成本提高、政府补贴不到位、日常监管不及时、为盈利等诸多因素有关,埋下较大安全隐患。“校车安全的系统治理及其立法研究”课题组副组长、山东交通学院交通法研究中心刘鑫认为,国内大多数校车不是政府买单,由学校、家长自行解决,必然导致为了省钱或获取更多利润而置生命于不顾。
司机、随行老师安全意识不够。北京急救中心车管科李铁柱是有32年车龄的老师傅,他告诉记者,事发司机安全意识如此淡薄,真是对自己对他人生命的不负责任。如果老师、司机能多点责任心、爱心,此类悲剧也能避免。
多部门管理责任不清,协调不力。刘鑫告诉记者,我国校车发展处于起步阶段,各部门的责权尚未理清。校车是至少涉及教育、公安、交通三个系统的大问题,但目前,教育系统投入少,由于风险大、责任重等原因,很难真正将校车管起来,而交通、公安系统又属于监督、执法部门,很难真正解决。
页面内容导航 | |
第1页:校车存在的安全隐患 | 第2页:安全的校车应该什么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