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> 幼儿心理 -> 内容返回列表页

成长的烦恼 小孩不爱说话作为父母该该怎么办

发布时间:2016/5/25 10:51:52点击:877来源:www.bb2020.com作者:灵儿

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他们会很努力地学习、尝试和改变。老师和家长要给予他们更大的、自由的发展空间,让他们展示自己、锻炼自己、提升自己。

个人都在不断地成长,每个小小的进步,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。而我们可爱的宝宝们,在成长过程中,也在不断地努力和进步,也会带给我们成年人许多快乐和感动。和孩子一起成长,像收集春天的细雨般记录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,是一件甜蜜而幸福的事情。

  

  成长第一步:氛围很重要。

  第一次见到子悦是在去年母亲节的活动上,那时候,他刚过完4岁的生日,是个相当清秀羞涩的小男孩。活动要开始了,随着小朋友们的增加,他变得越来越不安。当音乐响起宣告活动开始的时候,他竟哇地哭了起来,爸爸妈妈好一番安慰,他才安静下来。然后他就一直待在爸爸身旁,整个活动过程都是和爸爸一起完成的。到了最后一个环节,所有的小朋友都跑到台上,把自己亲手做的礼物送给妈妈,大声说:“妈妈,我爱你!”子悦妈妈一开始就说:

  “他肯定不行。”然而当她站在台上,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子悦时,子悦终于一步一步离开爸爸,小跑着到了台上扑进妈妈的怀里。

  子悦妈妈失声痛哭。

  后来,她告诉我们,子悦不知道是因为早产,还是小时候被保姆吓过,总之非常胆小,粘人,内向,她甚至认为孩子有自闭症。然而今天子悦的表现带给她很大的惊喜。虽然和其他小朋友相比,他依旧是滞后的,但他毕竟受到 群体氛围的影响,感受到了妈妈对他的期望。这一点点的进步,足以让妈妈兴奋不已。

  活动结束后,大家都离开了,子悦已经能在爸爸的注视下和我们的老师一起游戏了,虽然没有语言交流,但是他已经开始接受我们,不再排斥、不再惧怕了。为了巩固这样的效果,我们推迟了下班时间。一直到子悦困得有些睁不开眼的时候,爸爸妈妈才带他离开。这个时候,子悦虽然还不能大声地和我们说再见,但是他已经可以挥普小手跟我们告别了。

  我们不能轻易地给孩子打上“自闭症”的标签我们宁愿相信他是属于慢热型的孩子,需要熟悉的环境才能自信地和别人交流、玩游戏。孩子的自闭反应来自于心里的不安全感,因此,和他交流前,要先创造好的交流氛围,让他感觉到这儿是安全的、友好的,他才会放松心情,和我们交流。

  成长的第二步:让孩子去帮助孩子!

  留给我深刻印象的小男孩子悦通过测评,分在思维课程的二级班里。和他同年龄的孩子,有上三级的,有上四级的,而他却被安排在二级,家长起初对他的测评结果有些顾虑。我们告诉家长,思维课程不是按年龄划分训练级别的,而是根据孩子的思维能力和个性、社会性发展情况综合确定的。孩子的思维水平是一方面,而非智力性因素对孩子的思维成长也起到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。就子悦目前的情况,如果把他放在三级或四级班,无疑会对他造成巨大的压力,结果反而适得其反。了解了这些后,家长才欣然同意子悦进二级班。他们也非常希望子悦能够在新环境里克服内向害羞的性格,减轻“自闭“倾向,学会主动和小朋友交流、沟通,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表达 能力。

  这个班里男孩占多数,子悦刚来到这个班级的时候,对环境、老师和新朋友都很陌生,不敢独立参加活动,需要父母的陪伴,表现出明显的“分离焦虑症”。爸爸在的时候他找妈妈,妈妈在的时候他找爸爸,一会儿看不到家长, 就会号陶大哭。

  对此我们都很焦急,希望子悦能快点儿适应新环境。老师们特意和家长一起讨论想办法帮助子悦。我们建议家长提前带子悦来熟悉环境,最开始的三节课请家长和子悦一起参与,让子悦尽快适应下来,课后家长要不断地和子悦沟通,让他了解要和老师、小朋友一起上课做游戏。课间休息时,老师会组织班 里的小朋友一起喝水、游戏,让孩子们有一定的集体感和归属意识。同时老师 还会给字锐留一些作业,告诉他学会了可以回家教给爸爸妈妈。把自己也想成小老师,逐步适应我们的环境和教学方式......所有在其他孩子身上屡试不爽的好方法,在子锐身上都没有效果,他依旧是爸爸妈妈不在就哭闹,爸爸妈妈在就一切好说。

  没有别的办法了,我们只能多用心观察子悦,希望找到新的突破口。

  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的时候,我听到一句戏言。说这话的是班上唯一的小姑娘,漂亮的梦瑶。她跟子悦一起用大积木搭房子,一边搭一边说:“看,大家都跟你玩,就只有我跟你玩。”

  童言无忌。梦瑶的一句话令在场的子悦爸妈多少有些苦涩。是啊,他们多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。可惜除了这个好脾气又有点儿话多的梦瑶以外。没人愿意跟子悦玩。

  我突然想起老师跟我说过,这个梦瑶太爱说、也太能说了。上课的时候经常名师还没说完,她就接茬了;当别的小朋友们都在安安静静地操作材料时 ,她则自言自语,絮絮叨叨。其他的小朋友都嫌她烦,只有子悦每次都是很安静地听她说,既不插话,也不会不耐烦。

  小朋友之问的互动往往比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有效得多。于是,我就跟一主课老师商量,让梦瑶来引导子悦。

  上课的时候,老师让梦瑶来喊子悦进教室,并把两个人的座位安排在一起。

  当子悦要找爸爸的时候,梦瑶就开始不停地追问他

  “你找爸爸干什么?”

  “这是小孩子玩的,你爸爸是大人,大人不喜欢。”

  “你羞不羞呀?都是大人了,还哭什么呀?”

  你做不做?老师都说了,要开始做游戏了!你再不做我不理你了!”

  梦瑶的多话与絮叨成功分散了子悦的注意,他不再哭着找爸爸了,开始在梦瑶的教训下摆弄自己的操作材料。

  这便是成功的开始,让孩子去帮助孩子,问题就能慢慢解决。

  到了第六次课的时候,子悦已经能高高兴兴地跑进学校大门,独自参加活动了。

  成长的第三步:适当掌握节奏,须知“欲速则不达”。

  随着课程的进展,通过孩子之间的接触和互动,子悦已经能主动和老拜打招呼,也能主动和小朋友牵手做游戏了,只是他依旧不喜欢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
  这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,主课老师发现子悦上谋时注意力反而没有前一阶段集中了,也不爱回答问题,对什么似乎都没有了兴致。

  和家长进行沟通后,老师发现问题出在家长身上。前一阶段子悦最明显的问题是不能主动和别人沟通、交流。当这个问题解决后,家长的要求就跟着提高了,他们非常焦急,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补齐以前的功课,让子悦和其他孩子掌握相同的知识。比如邻居家的孩子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,他们就让子悦学;邻居家的小朋友学围棋,他们也给子悦报名......

  根据我们思维课程的要求,妈妈在家也会要求子悦定期复习课上的知识, 然而子悦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,很快就不想做了。妈妈希望子悦能够坚持把游戏活动完整地复习完,可是每次到最后,子悦就会发脾气,不做,通常这个时候,妈妈会和子悦产生激烈的冲突。

  我们当然非常了解家长的心情,孩子状态不好的时候耽误了一些时间,现在状态调整好了,就要抓紧时间补回来,多学一些东西,并养成良好的习惯。 这种愿望当然很好,但太过急迫,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抵触。

  思维游戏以操作活动为主,主要是让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,积极主动地感知、体验学习,不强求孩子一定要达到什么程度,而是要尊重他们的想法,合理地引导,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,让他们在探索中发挥潜能不断提高,鼓励他们勇于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经验。

  面对子悦妈妈这样的心态,我们首先建议她不要着急,要耐心地引导子悦,当子悦兴趣很高的时候,就和他一起复习,如果子悦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 或已经没兴趣了,就先停下来休息一下,不要过分勉强他。

  针对子悦,主课老师在课上也进行了一些调整:观察子悦的兴趣点,当给特别喜欢某个环节积极参与的时候,就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,让他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;当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,就及时找到让他感兴趣的话题,重新吸引他,多增加一些互动的环节,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安排上课的节奏和内容。

 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,子悦有了明显的进步。

     孩子的良好发言习惯,是小学中年级阶段学习习惯中重要的一个方面,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。笔者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,通过对发言习惯不好的典型学生个体的观察、访谈,获悉其行为的大量资料。在研究个案过程中,笔者主要采用直接观察法、个体访谈法,然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、总结发言习惯形成的原因,最后对个案进行反思,提出改善的建议。本文力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、通过研究和实践,探索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,培养学生良好发言习惯的途径和方法,阐述运用培养发言习惯策略在提高幼儿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。


页面内容导航
第1页:成长的烦恼
广告也精彩

猜你喜欢...

+更多

大家都在看...

推荐信息...

热门儿歌故事...

+更多

热门动画片...

+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