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说中国的家长焦虑,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家长对孩子太过关注。其实,爱子之心自古有之,但是,显然过往的中国家长没有如此焦虑,说到底,正是一些被当做宝的观念误区让家长们奇累无比。下面来看看下面这些家长教育孩子的误区,你还在犯吗?
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,我曾经有16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。虽然现在我当了校长,但是我并没有离开我热爱的讲台。更多的时候我还是活跃在课堂中,为了我可爱的学生们在进行着不断的研究。
在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教育的问题太多了,今天我想谈谈家校之间,家长(微博)不该做什么,以及学校建议家长们做什么,我想与大家分享以下几个故事。
故事1:家长教育孩子的误区——忽视
有什么事情比孩子的成长还重要?
第三个故事起源于一首诗。
诗是这样写到的:
每次,听到你下班回家的脚步,
我的心就像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幅拼图。
爸爸,我们这个家是一块拼图也不能少的。
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特别感动,突然想起了我教的一个孩子。这个孩子的爸爸总是不回家,于是我留了一个作业,要求每个孩子回家后都要朗读给爸爸妈妈听。
而对于这个孩子,我特意要求他要给他爸爸朗读3遍,让爸爸写出听后感。
可是作业布置下去已经一个礼拜了,这个爸爸没有一丝反应,两个礼拜还是没有任何反应。那个时候,我发短信跟他说:“孩子给您的作业,麻烦请您写点读后感,拜托了。”
爸爸说:“我知道你要我写信是什么意思。可是你怎么不问问我儿子,看看我儿子现在的表现不就行了?”我说:“我明白了。您能这样说明你读懂了那首诗,理解了我布置这项作业的目的与意义。”
现在回想起这个故事,我还是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那时候的家长还是有这样的教育敏感度的。
现在的家长真的不容易啊,他们都在忙什么呢?有什么事情比孩子的成长还重要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