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现代家庭,多数是独生子女,家长把孩子看成宝贝,会尽量满足孩子们的各种需求。久而久之,这些‘小皇帝’、‘小公主’难免会变得自私、霸道,很多言行偏离了礼仪轨道。因此,在生活中不难看到,一些孩子走路总是横冲直撞,不懂说‘谢谢’和‘对不起’……。那么,如何培养宝宝礼貌用语呢?
不同年龄段的宝宝礼貌用语培养
对于婴幼儿来说,教授她礼貌课程无疑是对牛弹琴。即使当孩子开始学说话了,能够在父母的提示下说出“谢谢”、“再见”之类的礼貌用语,也并不意味就明白这些话语的含义,孩子只是在完成父母的指令而已。所以父母可以根据年龄特点来提示她学习礼貌。
第一阶段:言传身教。
适合年龄段:出生至2岁
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,譬如走路、说话、吃饭、穿衣、游戏等,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,因此,父母可通过亲身示范的方法,教会孩子懂礼貌,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虽然孩子一时不理解“尊敬”、“谦让”等概念的确切含义,但只要父母每天都用尊敬、谦让的态度对待别人,孩子就会注意进行模仿,这些都是孩子今后形成良好家教的基础。
第二阶段:明确告诉孩子该怎么做。
适合年龄段:2岁至4岁
要明确告诉三四岁的孩子什么是能做的、什么是不能做的,并用他能听懂的简单语言告诉他“为什么这样做”和“该怎样做”。譬如,在幼儿园门口遇见老师时,如果孩子“嗨”一声就想敷衍过去,父母就该叫住孩子,鼓励他认认真真地说声:“老师,早上好!”并告诉孩子,正式的问候和随便打个招呼带给别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。
第三阶段: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。
适合年龄段:4岁至5岁
当孩子不够礼貌时,父母应适当暗示他改正,应该在对孩子强化“礼貌”概念的同时,告诉他每种礼节背后的道理。要让孩子知道,他的行为可以带给别人快乐也可能会伤害他人。
当听到孩子说出不礼貌的话,父母应与孩子好好聊一聊,告诉他,如果他不明白一些词语的含义,在说出来之前应先问问父母,而不应该直截了当地说出来,以免伤害对方。
总之,在培养儿童的语言时,要把握每个儿童的实际,掌握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,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,让儿童多看、多听、多说、多练,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,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,那么,儿童的礼貌教育一定会健康的发展。
页面内容导航 | |
第1页:培养宝宝礼貌用语 |